总理说的“四千精神”,有很多温州故事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参加。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当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您早年当过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市以及您后来任职的浙江、江苏以及上海都是中国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您对民营经济有很深的了解。想请问您认为中国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的信心,支持民企的发展,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要补齐?”时,李强总理表示,“我长期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经常有机会与民营企业家交流,对他们发展中的期盼和顾虑还是比较了解的。”

李强总理在回答中,希望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说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李强总理口中“四千精神”,正是当年温州人闯市场的生动写照。20世纪80年代的温州人精神,被人所称颂的主要就是“四千精神”。

苏巧将 摄

凝练“四千精神”的温商故事

“四千精神”凝练的过程,是无数故事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成为一笔温州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经千辛万苦”是每个温商创业的写照。40年前,资源匮乏、交通不便“逼”出了温州人的创新思维与干劲。温州人创业之初几乎都是白手起家,面临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是几乎每个温州商人跑市场都曾有过的经历。

一个出身农村,摆摊补鞋的毛头小伙,为生计加入到开办家庭作坊的行列中,生产电器。没有启动资金,他和父亲把老屋抵押贷来5万元;没有钱买零部件便找熟人赊账;没有技术,他三顾茅庐到上海“借”才……他是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长。

“当时温州到上海坐船是24小时,遇到不好的天气浪就很大还很危险。公路破破烂烂,堵车的话20多个小时还到不了杭州。”南存辉说。然而正是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百万温州人在全国跑市场,靠着勤劳与创业精神改变了生活。

王均瑶:胆大包“天”第一人

“说尽千言万语”是指温州人为争取生意的能说会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温州人为了做成一笔生意,磨破嘴皮、想尽办法。

胆大“包天”的王均瑶,是怎么把飞机包下来的?实际上,九十年代初,别说包机,就是坐飞机也不是谁都可以,连买机票都需要县团级以上的证明。但王均瑶没有轻易放弃,他独自一人筹划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后又进行了长达八九个月的走访、市场调查和跟有关部门沟通。在敲到一百多个图章后,王均瑶承包的温州至长沙的航线真的开通了。包机最初只是一个很朴素的想法,有包机想法的肯定也不止王均瑶一个人,但在那个年代,相信如果没有他把话说干、把腿跑酸的执着,是不可能一步步把资源“无中生有”,把“异想天开”付诸行动的。

“走遍千山万水”是指温州人外出闯荡,走遍全球各地。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温州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家门口做生意,他们纷纷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办市场、开连锁店、加工生产……

在北京丰台区大红门,集聚起最初一批闯京城的温州人,主要从事服装加工、电器销售等生意,“温州村”也因此得名。在京创业起家的台邦电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陈春良回忆道,21世纪初,在京的温州商人就有20多万人,章光101集团、京温服装批发市场、北京中联华都红门鞋城等一批有影响的经济实体和市场,都是温州人投资创办的。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入京创业并落户生根。

孔笙、李雪导演的36集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以温州人周万顺一家的命运沉浮,就记录下了200多万温州人走南闯北的创业历程。

“想尽千方百计”是指温州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遇山开路,遇河架桥,温州人总是直奔目标而去。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正因为此,他们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商海中立住脚跟。

我国最大的一家民营钢铁集团——青山集团,它的成长经历就离不开掌门人项光达的一次又一次跨界。项光达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国企,那时候国企是个铁饭碗,是大家羡慕的工作。然而不久后,他选择下海创业办了一家汽车门窗制造公司。但首次创业并不顺利,企业不久后破产了。

知道自己的短板后,项光达带着团队一头“杀”进了不锈钢生产领域,创立了浙江青山特钢。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项光达趁机去世界最大的镍矿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成功拿下当地4.7万公顷的红土镍矿开采权。如今,青山控股成了全球最大的镍铁生产商。利用资源优势,它又进入新能源电池领域。在温州瓯江口投资的瑞浦新能源电池,仅用5年时间,便成为了出货量排名第三的储能锂电池企业,产值还在逐年跃升。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报样

产生“四千精神”的文化基因

温州人是被四种文化熏陶长大的。山地文化让他们特别能吃苦;海洋文化让温州人敢冒险;移民文化让温州人很团结;而重商文化则使温州人好经商。因此温州人有着自己的商业价值观,这个创业文化可用“赚一厘钱也是光荣的”来概括。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随时随地都能做起买卖的温州人,并不太在意赚钱的方式,温州第一批走出的生意人往往是从弹棉花、养蜂、补鞋开始的,无论工种,只要能赚钱温州人都愿意做,因为在温州人看来,赚钱是光荣的。第二,永嘉学派“物质是道德思想的载体”理念的影响,让温州人对任何赚钱机会都是发自内心地“统一看待”,即使只赚一厘钱,也光荣。这种商业价值观非常独特。

正是这种独特的传统创业文化给了温州以活力。它不但给温州积累了财富,更充分激发了温州百姓内在的创业冲动。这要比GDP、土地资源重要得多。

来源:潮新闻

编辑:华晓夏

审核:潘贤群

版权所有:喀什温州商会    技术支持:专找软件    云服务:官方网站.中国